北京一尘中医诊所开展“远程义诊”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心脑疾病 > 慢性心衰

慢性心力衰竭并发症

预约电话:400-050-1140

温馨提示:为方便您的就诊治疗,诊所全面实行网络挂号预约制, 可在线预约,或者点击拨打电话号码,就诊快人一步。

慢性心力衰竭并发症

  心力衰竭疾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胸闷气短、呼吸困难的状况,这样的疾病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发生猝死,所以很多人在提到心力衰竭疾病的时候都是会产生畏惧感的

  。

  膳食要求如下:

  (1)少量多餐。心脏病病人不宜吃得过多,每总热能分4~5次摄入,以减少餐后胃肠过度充盈及横膈抬高,避免心脏工作量增加。晚饭应早些吃,宜清淡,晚饭后不进或少进任何食品和水分。

  (2)限制钠盐。这是控制心力衰竭较为适当的方法。为了减轻水肿,应限制食盐,每约3克以内为宜。

  (3)适当限制蛋白质和热能的摄入。心力衰竭时,每蛋白质可控制在25~30克,热能600千卡;2~3后,蛋白质可加至40~50克,热能1000~1500千卡。病情好转后渐增蛋白质(蛋白质食品)和热能,但不宜太高,以免增加心脏的负荷。

  (4)应吃易于消化的食物。心脏病病人由于血液循环功能减退,胃肠道瘀血、水肿,影响食物的消化、吸收。因此,所进食物应易于消化。开始可用流质、半流质饮食,然后改用软饭。

  (5)应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适量的无机盐,如维生素B1及维生素(维生素食品)C,以保护心肌。供给适量的钙(钙食品),以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。钾对心脏有保护作用,不足时引起心律失常。用利尿药时,除补钾外,还应注意镁、锌的供给。

  心力衰竭病人的饮食应注意哪些?

  心力衰竭时,由于胃肠道充血,消化机能低下,容易引起腹胀,如再进食过多,胃部饱满,易导致膈肌痉挛,影响心肺功能,因此,心力衰竭病人的饮食原则是以易消化、清淡的半流质或软食为主,并少食多餐。对伴有大量腹水、血浆蛋白偏低的病人,应给予高蛋白饮食,并注意补充维生素,尤其是维生素B1。此外,低钾也可引起腹胀,故伴有低钾的病人,在饮食中英增加一些蔬菜、肉汤、瓜果和桔子汁等。

  对于心力衰竭水肿的病人,应适当的限制食盐,因为盐和钠的滞留是促使水肿及心力衰竭症状发生的主要原因。并采用“低盐”、“无盐”及“低钠”饮食等。低盐饮食要求每食盐为3~4克。
 

中医科主任—王子福
 
   王子福,中医科主任,全国知名积水病治疗专家,1982年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,从事科研及临床、中医教学三十余年,具有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及丰富的临床经验,潜心致力于中医辨证施治理论与临床实践完美结合的研究,并不断加以发展和完善。王子福专家擅长运用中医中药治疗临床常见病、多发病,特别对肝病、肝病腹水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肺积水,胸腔积水,心包积水,腹腔积水,包裹性积水,恶性积水,心衰积水,瘤类积水、瘤类、心衰顽固性头痛、痛经等疑难杂症有非常独到的见解。
 
    北京一尘中医诊所 承担着接诊、疑难病会诊、师带徒、专题学术讲座、学术交流、中医文化宣教等职能。自成立以来慕名前来的患者一号难求。复诊患者的心声、一面面鲜艳的锦旗,充分体现了每位临床医护专业技术人员、国医大师、知名专家丰富的临床经验、精湛的医疗技术。
 
 
温阳活血养心法”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的步骤:
 
  【第一步 温阳益气】温通阳气,滋阴益气,通脉止痛。若胸痛者,以温阳宽胸通痹。若夹肝气郁者,可与四逆散合方应用。若夹瘀血者,可与桂枝茯苓丸合方应用等,常常取得预期治效果果。
 
  【第二步 活血化瘀】推动血液循行,恢复气血旺盛。活血化瘀,用具有消散作用的、或能攻逐体内瘀血的药物治疗瘀血病证的方法。有通畅血脉、消散瘀滞、调经止痛的作用。活血化瘀常同补气、养血、温经散寒、清热、行气、攻下等治法配合使用。
 
  【第三步 养心护脏】保护心脏,保持心理平衡,五脏淳厚,气血匀和,阴平阳秘。《黄帝内经》说,春三月要“生而勿杀,予而勿夺,赏而勿罚,此春气之应,养生之道也”这是古人的人与天地相参的思想,春天万物生发,此时人也应 该顺应,要保护生发之性,不能戗逆,这也是一种养心的方法。
 
 “温阳活血养心法”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的优势:
 
  1、经多年临床验证,效果稳定确切。
 
  2、放心安全温和,纯中药治疗,对人体几乎不产生毒副作用。
 
  3、辩证施治,灵活用药,专病专方。
 
  4、降低治疗风险,可替代心脏搭桥或支架植入。
 
  5、治疗方便,无需住院,病人可在家接受治疗。
 
  6、费用相对较低。节省治疗费。
 
 
  如果有不明白或者对病情有疑问的地方,请拨打我们的电话:400-050-1140,由专家为您在线解答。
 

【特别提示】北京一尘中医特别开设在线咨询服务,由特 色医师在线为您解答障碍的问题,根据病情给予专业的个性 化的指导意见,提供专业治疗方案,并为您病情保密。如需 帮助,点击在线咨询,或拨打我院热线:400-050-1140 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。

上一篇:常见诱发心衰的原因 下一篇:治疗心衰的医生
一尘环境